贛州中聯環保全國首創“電鍍業廢水零排放”專利技術
2014-04-17 16:07:33
admin
200
據中國贛州網2014年1月20日訊 聽說章貢區水西工業園內的“中聯環保電鍍工業園”是個變廢為寶的好地方,電鍍企業排出的工業廢水重金屬含量高、污染重,但只要流經這里,都會變成可以養魚的清水。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1月13日,記者前往一探究竟。在中聯環保污水處理的終端排水池里,數十條種類各異的小魚一會兒浮出水面,一會兒俯沖池底,撒上一把魚食,貪吃的小魚迅速聚攏,好是愜意……
“我們擁有全國首創的專利核心技術,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力爭將贛州中聯環保電鍍園打造為中國電鍍工業生產的示范基地,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統一’,為蘇區振興發展貢獻力量。”面對記者,贛州中聯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春生信心十足。
彭春生是南康人,在國有獨資企業——廣州無線電集團工作了十余年,隨著集團第一個環保基地落戶贛州而回到贛州。贛州中聯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廣州無線電集團旗下上市企業廣電運通的控股子公司,它在贛州打造的中聯環保電鍍園擁有“電鍍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專利核心技術,是國內*先執行電鍍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園區,同時也是國內首家通過環評驗收的電鍍工業園區。
令人欣喜的是,日前廣州無線電集團在贛州設立了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環保分部,分派了8名環保專業博士來贛州開展技術研發,通過技術創新推動公司發展。
廣州無線電集團緣何一次又一次選擇贛州?彭春生告訴記者,通過大量調研了解到,自《若干意見》出臺后,贛州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作為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地區之一,大量電子電器、機械制造業、汽車工業等企業進駐贛州。同時,近年來國家對工業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企業急需相應的電鍍環保環節與之配套,中聯環保電鍍園正好瞄準了這一市場需求。
走近中聯環保的核心區,記者仿佛進入了一個放大的化學實驗室:20余平方米大的池子是沉淀池,里面裝著各類廢水原液;高2米的巨大白色罐狀容器里正進行著不同的化學反應,幾十根管道縱橫交錯,相互連通著各個環節;一間標有“機密”字眼的房間是整棟樓的“心臟”,由十余臺電腦記錄著所有流程的動態數據。
“我們自主研發的‘電鍍廢水零排放’專利技術是全國首創,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運用‘廢水分流,分類處理;凈水回用,金屬回收’的技術路線和先進的生產工藝,徹底解決了電鍍行業發展的瓶頸與環境污染的突出問題。”技術部人員現場介紹說,“零排放”將為電鍍企業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廣闊平臺,目前已有10家企業將電鍍車間設在工業園內,還有不少企業正在合作洽談中。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基礎。彭春生介紹,在環保分部成立的同時,贛州中聯環保與江西理工大學共同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下一步,雙方將就電鍍環保事業人才培養、人員培訓、科技的研發與創新等方面開展合作,搭建起科研成果轉化平臺。
“工業經濟是城市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贛州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的現實選擇和關鍵所在。”章貢區區委常委、副區長傅永寶說,中聯環保電鍍園作為江西省重點示范工程項目之一,要借助強大的技術支持,為贛州的電鍍工業生產保駕護航。